王先生在2008年10月委托某装饰公司进行装修,包工包料。入住后发现墙面出现多处开裂、地板有响声、壁柜的木板是空心的等等质量问题。王先生与公司交涉要求解决未果,后来就向消保委投诉要求索赔。
经询问王先生后了解到他原本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广告,广告上介绍了这家装潢公司的装潢价格。王先生觉得这家公司的价位较为适中,于是就和公司签约委托其进行装修。没有想到最后施工的结果会是目前这个样子。在市消保委家装办上门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的时候,从现场情况来看的确存在用料质量较差、施工粗糙等问题。公司老板也承认使用的材料材质的确不怎么样,但他也反问道:一分价钱一分货,还能指望要做得怎么好呢?气得王先生嚷嚷着要劈死老板幸好及时被我们劝止住了。
回到消保委后我们查阅了双方签订的装修合同,发现预算中对用料的材质、等级等均未写明,仅列出价格。从价格来看的确低廉,但从施工的项目来看这些费用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难想象公司会偷工减料了。我们首先批评了公司在预算中打闷包压低价格实际施工又偷工减料的做法。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双方同意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偿解决——公司一次性补偿王先生1500元,双方终止合同。
提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装潢行业也处于大浪淘沙之中。为此有不少企业为了抢生意就在广告中打出低价来诱人,但实际施工中又偷工减料赚利润,质量问题一大堆,最后引发消费者投诉。消费者的对策应当是:家庭装潢是事后效果产品不能仅仅看事先的宣传,尤其不能仅仅盯着价格,而是应当了解清楚实际的施工内容、使用的材质等具体要素。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当到这家公司已经做过的住宅去实地查看,了解施工的工艺水平等情况。
全文68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