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程序的重点
时间:2023-06-11 19:31:23 489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一、刑事诉讼监督程序难点

1、立案监督范围不明确

刑事诉讼法》仅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作了具体规定,而未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的立案监督做出明文规定。这样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立案活动只能靠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必然产生自己的刀难捎自己的把的问题。

2、立案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线索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人民检察院通过办案自己发现,二是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控告。这种对立案活动有条件、有限度的知情权,必然导致立案监督的局限性,使立案监督的立法宗旨无法得到充分贯彻。

3、违法立案问题纠正难

《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实施监督,个别被监督机关片面认为检察机关无权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实施监督,从而对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不予配合,存在“监督者难,被监督者烦”的实际情况。同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进行立案监督的直接诉讼手段仅有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和《通知立案书》两种。由于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在实践中就前者而言公安机关或者不作答复;对后者或者不予理睬,或者拖延立案时间,甚至勉强立案了又找各种理由撤案,使立案监督虚设,这种监督方式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公安机关对立案监督的认可程度。

4、案前监督难以实现

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是人民检察院获取侦查活动情况信息,发现违法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民检察院实现刑事侦查活动监督职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进行的监督。通过审阅案件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等方式来发现侦查活动中是否遵守法律有关规定。此时,由于侦查活动已经结束,检察机关只有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事后监督,使监督权难以完全发挥。

5、参加侦查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形同虚设

全文73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刑事立案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 其作用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
    更新时间:2024-01-13 14:00:10
查看刑事立案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刑事立案 最新知识
针对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程序的重点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程序的重点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