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私人号码催收的合法性原则上应依据具体的催收行为予以分析判断。
通常情况下,若催收方仅采用私人号码与您取得联系,以礼貌、合理、合法且合乎规范的方式提示您尽早履行还款责任,同时并未采取任何胁迫、恐吓、羞辱等不良手法,那么此类催收方式很有可能并不涉嫌违法。
然而,若是催收方利用私人号码实施高频次的骚扰、威胁、恐吓行径,或者损害到您或您家庭成员的权益,泄露您的个人隐私信息,甚至对您进行侮辱、诽谤,那么这类催收行为无疑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全文31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