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作交通事故形成人员逝世的;
(二)发作交通事故致人重伤的;
(三)发作交通事故致伤三人以上的;
(四)发作交通事故有恶劣影响的;
(五)发作交通事故车辆驾驭人有酒后驾车嫌疑的;
(六)发作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置疑或指控另一方当事人喝酒的;
(七)发作交通事故车辆驾驭人私行离开现场并在24小时内回来或被捕获的;交警值勤发现车辆驾驭人有喝酒后驾车嫌疑或有醉酒后驾驭自行车、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非机动车嫌疑;
(八)对其进行酒精呼吸测验后,车辆驾驭人对测验成果有贰言,或测验成果超越醉酒临界值的。
查验车辆驾驭人体内酒精含量,应由交警将车辆驾驭人带至医疗机构抽取血样,查验成果由办案交警书面奉告被查验人。
一、酒后驾车怎样处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人指出,确定酒后驾驭全国有统一标准。各地交警在查办酒后驾驭中要坚决依法履行该确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辆驾驭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查验》规则了车辆驾驭人员喝酒及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查验办法。该规则指出,喝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驭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许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驭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驭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许等于80mg、100ml的驾驭行为。
对喝酒后驾车的处分规则是:十五日以下拘留;暂扣3到6个月驾照;500元至2000元罚款;一年内两次醉酒驾车的,将撤消驾照。
二、酒驾的危害
(一)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痹作用,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往往不能很好地操纵车辆。
(二)饮酒后注意力分散,判断能力降低。酒后的人对光、声的反应的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与行车速度,不能准确接收和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
(三)饮酒后会使人的视野减小,视像不稳,色觉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四)喝酒的人,大都觉得少喝点,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就没事,其实不然。喝酒后,在酒精刺激下,感情易冲动,胆量增大,过高估计自己,具有冒险倾向,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情。
(五)酒后易犯困、疲劳和打盹,甚至进入睡眠状态。
全文90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