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缺乏监管的危害有哪些
时间:2023-06-12 14:35:31 67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一些微商的销售模式,已经涉嫌传销。他们的代理商层层叠叠,组织化趋势明显,这些人每月的业绩并不以销售多少产品来算,而是看发展了多少‘下线’。”有专家指出,如果微商平台的人员计酬和返点是以邀请加入的人员数量为基础,那么就符合传销的本质特征。微商传销是在传销手段花样不断翻新,特别是传统传销与网络传销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最新的网络传销形式。即在微信、微商平台上从事传销活动,采取的手段是夸大宣传、炫耀致富,如鼓吹一年内可以买宝马,诱骗的都是“朋友圈”里的亲朋好友,这使得很多人坠入传销之网。

由于进入门槛很低,微商曾一度处在监管盲区,伪劣产品泛滥、售后服务缺失、涉嫌非法传销等问题饱受消费者诟病。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远程购物投诉约4.1万件,其中以微商为代表的个人网络商家成为投诉热点。《电子商务法》把微商列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对主体登记、依法纳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作出规定,将成为微商行业结束野蛮生长、走向健康规范的拐点。

微商乱象丛生监管一度缺失近日,山西太原的李女士从朋友圈微商手里购买了一款“减肥针”,使用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经过上网查询,李女士发现这款“减肥针”并无任何销售资质,也因效果不佳被不少网友吐槽。当她向卖家提出退货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微商多数没有实体店铺,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缺乏有效约束和资质认证,工商部门难以介入处理,一旦发生纠纷,卖家可能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

“和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相比,微商存在种类繁多、隐蔽性更强、商务关系不典型等特性,而且卖家大多是个人,依靠社交关系和特定的渠道传播。这些都成为监管和治理新难题,包括如何锁定当事人,如何界定其经营的性质和交易额,如何区分不同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取得有效的证据等。”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木斯认为,在治理网络空间时存在的跨地域、虚拟性等难点,使得微商治理成为我国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治理中新的挑战。纳入法律监管维权有法可依近年来,为整治电商乱象,我国出台了若干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民法典》《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使互联网商业和交易活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规范的规则体系。”**木斯说。然而微商是否适用于这些法律法规,一直有着不小的争议。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营业执照 最新知识
针对微商缺乏监管的危害有哪些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微商缺乏监管的危害有哪些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