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销赃,也就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获取之收益的法律术语所指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并未明文规定具体数额条件,从而使得该项罪名的认定无明显界限。
然而,通常情况下,只要有证据显示行为人参与了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掩饰或隐瞒的活动,便足以构成犯罪。
然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涉案金额的多寡将直接影响到量刑的轻重程度。
若涉案金额较少且犯罪情节相对轻微,那么行为人可能会得到从轻处罚甚至免于刑事追究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37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