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不可无秘密。商业秘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没有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企业,肯定不是一个现代企业。
依靠商业秘密进行竞争,**可乐公司是成功范例。该公司有一个座右铭:“保住了秘密就保住了市场。”商业秘密并非大企业才有,所有企业均会有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与是否高科技企业无关,与企业的规模无关,即使是一个只有20个人的机械工具生产企业,50年没有改变生产方式,也可存在很有价值的商业秘密。
一、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直接手段
企业情报人员利用对手企业防范中的漏洞,或利用对方职工的利益心、虚荣心、反叛心理、松懈心理,公开或隐藏情报人员的身份,可采取直接手段获取对手的商业秘密。
(l)访问竞争对手的原雇员,特别是年老退休者,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危机感或实际困难,可有偿获取一些商业秘密。
(2)直接对对手公司现任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中下层干部、技术工人、一般员工和临时工、保安人员行贿。
(3)利用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人员出差、观光时的松懈和愉快心理状态,选择合适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接近,得到商业秘密。
(4)在学会、协会有关会议上对对方企业人员发出诱导性提问,由于精心伪装了提问者的身份,有时能收到奇效。
(5)以关心其处境、许与高就为诱饵,与对手的职工交谈。
(6)利用合法的参观机会,多看、多听、多问,或不按对方的要求行事,或利用特殊装备,刺探商业秘密。
(7)假称接受技术使用许可,与竞争企业进行洽谈,摸清对方技术底牌。
(8)挖取竞争对手的人才,许以利益换取商业秘密。
(9)假招聘。根据需要了解的竞争对手的技术、经营信息,设计虚假的企业内部职位,然后公开招聘。有时竞争企业中的特定人物会中计而来,为得到该职位,他们会无意中说出竞争企业的技术、经营秘密。
(10)派人在竞争企业临时工作.利用所见所闻,刺探商业秘密。
(11)派人在竞争企业长期工作。这些人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长期潜伏的利益。由于长期的努力,深得信任和重用,此时或者挖取重大商业秘密,或从事系统的破坏工作,往往导致竞争企业于不知不觉中倒台。
(12)恐吓。掌握竞争企业中某些职工的个人劣迹、隐私甚至犯罪前科,利用其怕单位知道的心理进行要挟,获得商业秘密。
(13)电话窃听;拦截和破译电传、传真内容;对手机通讯进行无线电监听;用先进技术手段打入对手计算机网络或信息库。
(14)用特种技术手段窥视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用特种技术手段照相、摄影。
(I5)组织抢劫、这是商业间谍的极端手段、破坏对方工厂、如放火以便趁火打劫。
以上述手段直接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有时使执行人员面临着人身危险和法律责任,因此企业还未某执行任务人员提供各种逃脱术和律师辩护准备。
二、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间接手段
商业间谍的间接手段,是指不直接以对方企业或职工作为刺探对象,而是通过诸多与对方企业或职工有联系者,间接获取商业秘密。这些外部关系人员包括:
(1)大学教师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他们对专业领域内的企业提供咨询和设计服务,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秘密。
(2)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接触委托人商业秘密的律师、专利代理人。
(3)公司企业的顾问。一般由退休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甚至政府雇员担任,在顾问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
(4)原材料供应商。仅从原材料的种类、供应时间、质量要求,有时就可勾画出产品类型、生产情况。
(5)销售商;通过其可了解企业的新产品上市、老产品改良情况,因为企业要向销售商介绍产品,同时还会通过销售商了解市场的反馈信息,如产品的缺陷、用户要求的改进等。
(6)仓储公司。公共仓储公司可接纳不同企业的产品,通过其可了解企业的库存数量、种类、返修情况等。
(7)社会咨询或调查机构。其对过去接受过委托企业的内部情况会有所记忆。
(8)银行职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计划、贷款计划、政府优惠政策资金投入等,银行职工最为了解。
(9)税务人员。其通过税收可以掌握主管企业的经营情况。
(10)对手企业中掌握商业秘密人员的同学、同乡、亲戚等。对手企业人员对这些人可能放松戒备,透露有关商业秘密。
(11)对手工厂周围居民。可介绍耳闻目睹的情况。
(12)广告商。好的广告使企业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使广告商了解企业的业务,企业可能会将未上市的产品或保密的经营计划透露给广告商。
(13)印刷业者。如果企业保密观点不强,其商业秘密在外打字、复印、印刷过程中,可能被社会上的打字社、复印社、印刷厂所了解。
(14)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了说明业绩,可能无意中将商业秘密透露给记者。
(15)废品回收者。其收购的废品中可能有体现商业秘密的文字、视听材料,或样品、仪器、设备的残次部件等。
(16)小偷。小偷的目标是钱财,但有时其顺手牵羊的副产品会比钱财更具有价值。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