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50万元会判刑几年
关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其立案标准为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50,000元及以上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罪责所依据的原则是“不知者不为罪”。
倘若经营者故意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例如,对于在产品中掺入杂质、造假或以赝品替代真品等情况,如果销售金额超过了人民币50,000元却不足200,000元,则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同时还要处以销售金额50%至二倍以下的罚款;而销售金额介于200,000元至500,000元之间的经营者将面临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同上;如果销售金额超过了500,000元但不超过2,000,00元,那么他们将会被罚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样的罚款也必须承担。
至于那些销售金额超过人民币2,000,000元的制造商和销售商,他们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除此之外还需要支付高达销售额50%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或,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被没收全部财产。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40万怎么判
根据相关规定,当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所涉及到的金额达到了50,000人民币以上时,便构成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在适用过程中遵循“不知者无罪”这一原则。
倘若经营者在主观上具有明确的故意,那么他们就必须要面对法律的制裁。
对于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如果其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甚至使用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导致的销售金额达到了50,000人民币以上但未满200,000人民币,将会面临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处罚,同时还需处以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如果销售金额达到了200,000人民币以上而未满500,000人民币,会被依法处以两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如果销售金额达到了500,000人民币以上但不足2,000,000人民币,将会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也需要承担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而对于销售金额达到了2,000,000人民币以上的情况,必将面临长达十五年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五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