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竹堂2010-10-1210:35:31来源: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
审计职能是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实事求是的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的。审计评价是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进行分析后并发表意见的行为,是审计报告的组成部分,是人大、政府、组织部门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审计评价是体现审计成果的重要标志。现浅谈一下我对审计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危害和改进的建议。
一、存在的缺陷
1、审计评价功德化,存在综合考核成绩的评价现象,拔高成绩,淡化失误,文过饰非,没有针对性,而是概而全。
2、审计评价模具化,存在千篇一律无新意的问题。泛泛无味老几句,无应用价值,导致审计工作成果被忽视。
3、审计评价冒估化,存在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随着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写几句,与查出问题相矛盾。
4、审计评价风险加大,《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对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审行过程中未涉及的事项不作评价,而有个别评价表述“未发现某某有重大违法问题”或“为某项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这显然不是审计评价的范围,同时使审计风险也产生出来了。
二、存在的危害
这些溥衍了事不负责任的评价危害极大,一是违反审计事项评价准则;二是削弱审计监督力度,不能达到教育惩戒违规行为的目的;三是相关单位对薄弱环节不能很好的整改。
三、对审计评价的建议
1、审计评价要有针对性,实话实说,禁用形容词、转折语、修饰词、排比句,杜绝“可能、大概、肯定”等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语言。
2、审计评价要用审计人员自已对事物认识的语言表达出来,绝不能用“典刑材料、领导讲话、工作简报”等与审计事项无关素材充当审计评价。
3、加强审计法规和审计业务学习,严格执行审计署频发的审计准则规范评价行为,用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约束相关人员行为,防止一点蝇头小利与人打合牌,说偏话,影响审计权威性。
4、审计复核关口前移,深入审计现场了解情况,做到对审计事项无关联的评价坚决删、彻底纠、认真改。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全文87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