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卡截码”等新型盗刷手段连出手机无法使用时需警惕
时间:2023-06-03 15:30:59 478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记者发现,与以往常见的盗取个人银行卡相关信息进行盗刷、假冒客服借信用卡提额骗取验证码、网络诈骗等常见的盗刷手段不同,此类案件中,多起受害人在银行卡并未离身、密码无他人知晓的情况下,卡内资金却被他人盗刷了。而被盗刷的关键就是一张小小的手机卡。

从警方公开披露的案情看,犯罪分子先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到通讯运营商网点补办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把机主的手机“废”了,然后重设网银交易密码,继而利用所截获的短信等动态验证码信息将用户银行卡里的资金转走。而盗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网银转账。

警方提醒说,除了故障因素外,如果你的手机在使用中出现长时间没信号或无法使用的情况,就要警惕是否被他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如果更换手机号,一定要及时解绑相关的银行卡。

据记者了解,“卡证未离身、钱却被划走”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上述已查明的“补卡截码”方式外,还有一些原因没有查明。例如近日北京一位女士在某国有大行的存款,莫名其妙被“无卡支付”转走3万元至一家网络公司,报案至今已近一个月,还是没查明钱是如何“不翼而飞”的。

专家表示,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窃取他人存款的手段。这就要求银行以及支付机构加强防范,及时提升技术,不断完善系统,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存款安全。

广发银行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资金安全,但是在盗窃手法不断翻新的当下,银行还是要不断提升防范措施。同时,消费者也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对自己的信息保护,尤其需要保护好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和密码“四大件”,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如果开通网银最好用U盾,同时银行卡、网银、邮箱和微信支付等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码,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全文75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消费者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新时间:2024-07-18 15:45:03
查看消费者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消费者 最新知识
针对“补卡截码”等新型盗刷手段连出手机无法使用时需警惕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补卡截码”等新型盗刷手段连出手机无法使用时需警惕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