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近几年热门异常的瓷器、绘画、书法拍卖的行情一直不为人关注。然而,被称为另类“书法”的碑帖拍卖却逐渐“升温”。去年,一套八册《戏鱼堂法帖》在上海嘉泰拍出了82.5万元;还有一本三国《王基残碑》乾隆元年初拓本,在北京翰海以超过估价两倍多的34.1万元成交。所谓碑帖,包含了“碑”和“帖”两大部分。碑指的是古代的碑刻如墓碑、庙碑、功德碑、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等;而帖则是将古代和前代的名人墨迹(如书札、诗文、文书等)摹刻上石以供临摹书之用。在古代,由于没有照相印刷术,古人学习书法主要依靠的便是碑帖拓本。因此,碑帖历来都受人重视,甚至还给了碑帖一个“黑老虎”的雅称。但是,随着照相术的兴起,人们学习书法,可以借助珂罗版等印刷字帖,碑帖拓本的流传就逐渐减少。到了2003年,上海博物馆以50万美元购回四卷《淳化阁帖》最善本,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碑帖善本价值的重视。《淳化阁帖》是公元992年(北宋淳化三年)根据宋太祖的旨意镌刻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帖,由专人编选皇家收藏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墨迹而成,共10卷,其精拓本是当时皇帝用于赏赐的珍品,十分难得。《淳化阁帖》原版在公元1032年的火灾中毁损,因此,祖刻的《淳化阁帖》拓本变得尤为珍贵。而后,刻帖之风大盛。在宋代,除了翻刻《淳化阁帖》外,著名的有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和刘次庄摹刻的《戏鱼堂帖》等。在明、清二代,则有《真赏斋帖》《戏鸿堂帖》《渤海藏真帖》以及《三希堂法帖》等。收藏碑帖,讲究较多。据专家介绍,收藏碑帖可以通过校勘拓本的先后和著录查核,并根据碑帖上的题记和收藏印来判断碑帖的价值。如果是孤本与珍本,且流传有绪,价格自然不菲。比如最近有一套《戏鱼堂帖》(孙钦昂父子藏本)就引起本市拍卖鉴定专家的关注。因为它不仅有著名书法家张祖翼的题签,而且还盖有众多的收藏印,其中“丙辰翰林”和“丙戌翰林”两方印章尤其引人注目。据考证,这是清代著名的“父子双翰林”孙钦昂和孙宗源的印章。孙钦昂,1855年(咸丰五年)中举,次年(丙辰)中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其子孙综源,也在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中第二甲62名。父子两人,一个是丙辰翰林,一个是丙戌翰林,在这套《戏鱼堂帖》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另外,碑帖如果有书法家或收藏家的题记,也会为碑帖增色。上海国拍曾拍卖过一幅汉碑《三老讳字忌日记石》清前期拓本(立轴),旁有著名金石家罗复堪手书长跋,均章草写就。结果这幅起价1200元的拓本立轴引起了收藏家关注,在拍卖过程中经过多轮回合的叫价,最终以3.6万元的价格落槌。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