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十六大的这一要求,为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后,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企重组与企业文化整合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重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企改革仍是今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金融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深化。所以,国企重组改革就势在必行了。其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也是国有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过程,而作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实现形式,就是国有企业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国企大重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二,是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存在着长、散、乱、差、重、小的弊病,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削弱了国有经济的活力,不适应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加快企业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转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其三,是提高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集团企业、跨国公司相互较劲、称雄。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现实,如果不加快重组改革,强强联合,做强做大,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国家拟将在196家中央企业的基础上组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国有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航母。各省及地市政府,也将根椐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企业重组改革工作。
企业文化的整合也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后,大多数国企重组改革必将朝着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股份制企业的方向发展。国有企业的大规模并购重组,集国有、集体、非公有、外资等资本为一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建立,如不及时将参差不齐的原有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必将影响企业的壮大与发展。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的可靠保障。因此,在企业重组以后,要及时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国有企业重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不仅要确保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要确保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国有企业而言,人才的流失、企业文化的流失才是最大的资产流失。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应是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机结合的重组,这样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全面保值和增值。其次是有利于形成新的高品质企业文化。企业重组前的各自企业文化是不同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好的也有差的。所以,企业重组后,应该把原有企业文化进行整合,优胜劣汰,然后重新组合,提炼出新的高品质企业文化,并以此提高企业重组后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是有利于企业实现完整的重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企业重组中,如果见物不见人,只注重物的重组,即劣质资产的剥离、资产配置的优化、产品结构的调整,而忽略了人的重组,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和对人员的组合、调整简单化,就会使企业重组陷入简单、片面、盲目的误区。企业重组一定要资产与文化、人与物有机结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组企业。总之,如果没有对原有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没有企业广大职工认同的高品质的新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提升重组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使企业壮大发展,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重组的失败。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