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此前六部委《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保费收入,按现行规定免征营业税。针对大病保险业务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只有保险保障基金一项。
“保险保障基金肯定是不能免的。”一位寿险公司人士表示,保险保障基金是保障保单利益的行业风险救助基金,没有这项资金,保单利益可能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无端“蒸发”。从政策上来看,监管层已经尽可能地减免了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成本负担。
“粗略计算,营业税和监管费两项费用免除的份额大约占单一业务保费收入的6%。不过,仅从监管费本身来看,这一费用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上述人士称。
根据规定,长期健康保险业务的监管费标准为保险公司年度自留保费的0.65‰,长期寿险业务的监管费标准为年度自留保费的0.75‰(年度自留保费=原保险保费收入+再保险分入的保费-再保险分出的保费)。
此前保监会公布的大病保险经营资质名单显示,共有34家保险公司榜上有名,其中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各占17家,国寿、太保、平安、新华四大上市险企及泰康、阳光等大中型保险公司均名列其中。
知识延伸——大病保险简介:
大病保险是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2012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针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人大病负担重的情况,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减轻城乡居民的大病负担,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50%。
2012年8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但由于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群众对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反映仍较强烈。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