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公证后如何取消
已经经过公证的协议,其公证状态并不是轻易可以撤销的。由于公证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公证后的协议被视为具有更强的法律约束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证后的协议无法取消。
根据《公证法》的规定:
1.当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存在错误时,他们有权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
2.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将依法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自此该公证书将失去法律效力。
因此,若想要取消已公证的协议,首先需要确定公证书是否存在上述可撤销的法定情形。
二、公证书撤销程序
公证书的撤销程序需遵循法定流程。
1.当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发现公证书存在错误时,他们应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收到公证书之日起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请求。
2.公证机构在接到复查请求后,将依法对公证书进行审查。
3.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将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自此该公证书自始无效。若公证书存在其他错误,公证机构将依法予以更正。
在公证书撤销过程中,公证机构将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撤销程序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三、委托书撤销方式
对于已经公证的委托书,若委托人希望撤销该委托书,他们需要采取特定的方式。由于公证过的委托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口头或书面通知来撤销。
1.委托人若想要撤销公证过的委托书,只能收回该委托书并消除受托人的权利外观。这意味着委托人需要主动与受托人联系,要求其交还公证过的委托书,并消除其基于该委托书所享有的权利。
2.若委托人未能从受托人处收回公证过的委托书,则第三人仍有理由认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书所办理的相关事宜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在撤销公证委托书时,委托人需要谨慎行事,确保能够彻底消除受托人的权利外观,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
全文7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