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嫌酒驾的人员逃离现场且未能在现场被抓获时,执法机构将会采取一系列严谨的措施来展开追踪调查工作。
首先,会依托于现场遗留下来的证据,例如涉案车辆的详细资料以及相关的监控录像等,以精准地认定肇事嫌疑人员的真实身份。
接下来,在后续的处置流程中,若能提供充足的现实证据证实该名嫌犯的确涉及了酒驾行为,那么,无疑仍将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处以暂时扣押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同时还会处以1000元人民币以上2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惩罚。
假如因为酗酒后驾驶机动车而受到了处罚处分,随后又再次酗酒驾驶机动车,则面临着10天以内的行政拘留惩罚,同时还要处以1000元人民币以上2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更为严重的是,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视情形,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当事人进行约束直至彻底清醒过来,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并且,将禁止当事人在五年之内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若犯罪嫌疑人有意逃避法律制裁,情节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刑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全文87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