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正确认识的风险
投资者由于对基金缺乏必要的认知,对基金投资产生了很多误解:
1.把基金投资当储蓄。很多投资者把原来养老防病的预防性储蓄存款或购买国债的钱全部都用来购买基金,甚至于从银行贷款买基金,误以为基金就是高收益的储蓄。其实基金是一种有风险的证券投资,与几乎零风险的储蓄完全不同。
2.高估基金投资收益。由于近两年股市持续上涨,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00%以上,其中不少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超过200%。投资者由此将当前的火爆行情当做常态看待,认为购买基金包赚不赔,忽视了风险。
3.偏好买净值低的基金。很多投资者认为基金净值高就是价格贵,上涨空间小,偏好买净值低的便宜基金,甚至有些投资者非一元基金不买。事实上,基金净值的含义与股票价格不同,基金净值代表相应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单位基金资产的真实价值。投资基金收益的高低与买入时基金净值高低并无直接关系,真正决定投资者收益的是其持有期间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而净值增长率则主要是由市场情况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所决定的。
4.用炒股票的方式炒基金。很多投资者把基金当股票一样操作,采用“低买高卖”的方式获取短期收益,结果不仅获利不大,还因为频繁的申购赎回影响了基金的投资运作和业绩。其实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基金的净值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它的投资收益不可能一步到位,作为基金投资者应树立长期投资的习惯和理念。
(二)基金收益风险。
收益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相对于购买股票而言,由于能有效地分散投资和利用专家优势,可能对控制风险有利,但其收益风险依然存在。分散投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来自于个别公司的非系统风险,但市场的系统风险却无法消除。
2.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风险。基金管理者相对于其他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风险管理方面确实有某些优势,如基金能较好地认识风险的性质、来源和种类,能较准确地度量风险并通常能够按照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构造有效的证券组合,在市场变动的情况下,及时地对投资组合进行更新,从而将基金资产风险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但是,基金管理人由于在知识水平、管理经验、信息渠道和处理技巧等方面的差异,其管理能力也有所不同。
3.基金份额不稳定的风险。基金按照募集资金的规模,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并制定一定的中长期投资目标。其前提是基金份额能够保持相应的稳定。当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的基金发生巨额赎回,足以影响到基金的流动性时,不得不迫使基金管理人做出降低股票仓位的决定,从而被动地调整投资组合,影响既定的投资计划,使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受到影响。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