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系刑事诉讼中众多强制措施中的其中之一,且在取保候审期限到期后,仍需继续推进刑事案件的深入审理。该刑事案件在进入取保候审程序之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审判环节,以期待获得一份公正且合法的刑事裁定,因此,被采取拘留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其仍然有可能面临着审判及相应的法律后果。
然而,关于是否会被判处刑罚,这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节和证据材料等诸多因素,无法一概而论。
《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第二十二条在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已经采取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至审查起诉或者审判阶段时,如果需要继续取保候审,或者需要变更保证方式或强制措施的,受案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和移送案件的机关。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对继续采取保证金方式取保候审的,原则上不变更保证金数额,不再重新收取保证金。取保候审期限即将届满,受案机关仍未作出继续取保候审、变更保证方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决定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受案机关。受案机关应当在原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作出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和移送案件的机关。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并不说明案件的完结。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不判刑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罪行较轻的话,可以争取缓刑。
全文55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