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质量投诉中心根据过去一年投诉情况分析,发布消费投诉警示,提醒消费者在电器“返修品”等六个方面加以预防。
警惕“返修品”
去年,质监局接到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质量投诉很多,大部分集中在产品开箱合格率低、“返修品”多,但“返修品”却不知去向,让人怀疑是被企业内部消化了。
对此类现象,市质监局郑重敬告生产者与特约维修部,如果返修品不做明示而按正品销售或换给消费者,即使产品经过修复和检验,依然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警惕“产品标识”
《产品质量法》中对产品标识有严格的规定,产品标识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明示担保,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规格、等级、产地、性能、主要成分……等。因此,生产者、经营者正确填写产品标识是法律的规定,也是消费者“知情权”的需要。然而,在某些领域不正确填写产品标识和产地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警惕“食品保质期”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问题,可有些食品却只标注保质期,还有些不法商户就将过期和将要过期食品回收后更改日期或重新包装再返商场销售。
还有些经营者为迎合消费者喜欢购买当天生产的食品的心理,于是,食品生产后先不打生产日期,哪天送货打哪天日期或生产时就迟打几天。
警惕“掺杂注水”
一些不法经营者以“掺杂注水”来达到“缺斤短两”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克扣了重量,甚至严重污染或改变了产品的质量,这种黑心做法让消费者束手无策。一“掺假使假”:火碱外加福尔马林发海鲜;家畜、家禽都逃不过“注水”的命运。二定量包装少量。三流动商贩惯用捣鬼秤:他们使用的度盘秤通常是“七两”秤,看着给的分量挺足,实际上一斤顶多给八两。
买车警惕“四大难题”
一故障新车难退换
当新车发生故障后,消费者要求退车被拒绝等情况时有发生。
汽车在我国属于登记备案产品,不管何种原因,退回的车只能流向旧车市常因此,无论是退车还是换车,厂家都要损失万元甚至几万元。所以,即使是新车只要上了牌照,对用户的服务只是包修理,没有“包退、包换”一说。二汽配真假难分辨去年,关于汽车配件的投诉有194件,占投诉总量的28%。主要的质量问题多是怀疑购买的配件是假冒产品或是才使用几天就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三修车挨宰难回避汽车维修中不讲诚信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问题是:无证经营、技术低劣、维修中使用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弄虚作假宰客等不道德经营行为。四解决纠纷遭刁难目前,汽车“三包”规定没有推出,解决汽车质量纠纷没有法定依据,如果双方意见分歧太大,往往使问题久拖不决,但吃亏的总是消费者。另外,有关汽车、汽配发生产品质量纠纷寻求质量鉴定存在困难,使消费者往往处在不能举证的尴尬地位。
警惕技术转让陷阱
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以“技术转让捆绑设备销售”等方式销售的设备中经常暗藏陷阱
[1][2]下一页
另外,有的购买设备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达不到所明示的产量,要求售后服务人员上门时,销售商原来满口答应的承诺此时根本就无法兑现。实质上,以这种方式销售的设备有许多根本就无法正常使用,存在着质量欺诈。
2003年产品质量投诉情况(链接)
昨天,市质监局公布了2003年产品质量投诉情况:手机继续成为投诉热点,计算机质量投诉成倍增长。
2003年,全市共受理质量投诉11900件,质量投诉案件解决率达到97%。2003年被投诉产品排序前十位的依次为:手机及手机电池1339件、计算机903件、家具810件、汽车及汽车配件619件、服装及针纺制品472件、鞋帽471件、装饰材料299件、空调器255件、电视机236件、厨房电器具168件。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