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仍然可以按照缓刑期间的标准领取生活费。具体处理方法为:2007年6月1日前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在缓刑期间悔改表现好的,缓刑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经主管机关批准,可以继续在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是由单位决定,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开除公职。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仍然可以按照缓刑期间的标准领取生活费。1、具体处理方法:(一)2007年6月1日前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在缓刑期间悔改表现好的,缓刑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经主管机关批准,可以继续在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是由单位决定,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开除公职。
事 业 单 位 工 作 人 员 被 判 缓 刑 , 是 否 需 要 开 除 公 职 ?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刑罚,应当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同时,该规定并未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后是否需要开除公职。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八条规定,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应当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因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后,如果其犯罪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则应依法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是否需要开除公职,应根据其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来决定。如构成犯罪,则应依法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如不构成犯罪,则不一定需要开除公职。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仍然可以按照缓刑期间的标准领取生活费。但若其犯罪行为已构成犯罪,则应依法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因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是否需要开除公职,应根据其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来决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全文87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