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国家所有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可以看出,宅基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只是一种使用权,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因此不能作为企业资产。
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一、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1、农村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村集体依法无偿划拨给农民建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因此,宅基地不能作为个人遗产继承。如果宅基地上已建房,房屋可以作为个人财产继承。继承人继承房屋后,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直至宅基地上的房屋灭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遗产的继承顺序是什么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具体如下: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全文58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