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是指公然进行恶毒刻薄的语言攻击,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不公开的侮辱和诽谤包括在给他人的信件中对该人进行辱骂、诽谤,或者在无第三人在场时对他人进行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一、什么是辱骂?
1、并没有规定哪些词汇算是辱骂。
但是必须是公然进行,也就是说,要当着第三者等旁人的面进行辱骂,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造成受害人自杀,或者精神失常之类。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此类犯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名誉。
如果当众辱骂他人,或者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语言侮辱人格如何界定
1、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这种侮辱不一定在社会上造成公开影响,但侵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因此也构成了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
2、不公开的侮辱和诽谤包括在给他人的信件中对该人进行辱骂、诽谤,或者在无第三人在场时对他人进行侮辱。如向他人身上泼粪便、用录音机播放叫骂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什么是辱骂?法律如何界定?
辱骂是一种侵犯他人尊严、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文字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侮辱、挑衅或羞辱他人。辱骂不仅会影响受害者的情绪和自尊心,还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和负面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辱骂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辱骂行为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诽谤罪或寻衅滋事罪等罪名。具体来说,辱骂罪是指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文字,情节严重,或者多次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情节严重的行为。
如果辱骂行为没有达到刑事处罚的标准,但给受害者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和物质上的损失,则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民事赔偿。
辱骂是一种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法律对辱骂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惩罚。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文字,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辱骂是一种侵犯他人尊严、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文字的行为,辱骂行为是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底线的不道德行为,严重时可能构成犯罪。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任何方法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如果辱骂行为没有达到刑事处罚的标准,但给受害者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和物质上的损失,则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民事赔偿。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文字,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