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当得利应该在何时返还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者应该将不当利益返还给受害者,受害者的返还请求权期限一般为三年,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得利者不返还不当得利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包括有原物返还和作价返还两种。
二、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有几种
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作价返还,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三、不当得利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
2.一方受有损失。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3.利益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
4.没有合法的根据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法律则称为“没有合法根据”。
全文80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