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职务侵占的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判定并非仅仅依据当事人是否具备某种特定身份或职位高低进行区分,而是更倾向于分析他们在此类犯罪事件中所发挥的关键角色及核心作用。因此,倘若某位涉案人士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引领性及决定性的作用,即便其未持有任何特定身份或职位,亦应被视为主要罪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一旦成立,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侵占金额达到巨大标准,则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可能同时被剥夺财产所有权。
此外,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侵占金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者,均应予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全文42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