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经济纠纷诉讼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起草经济案件起诉状,需要注意写明的点如下:
1.案由。
2.原告:单位全称、详细住所地、邮政编码、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联系地址、电话。
3.被告:(与原告各项相同)。
4.具体的诉讼请求。
5.详细事实及诉讼请求的理由。包括时间,地点,情节(双方是否签订过书面合同),争执焦点,起诉理由及法律根据。
6.尾部。包括署名、盖章、起诉日期和附件等。诉状所附证据的份数除交法院外应与诉状副本的份数相同。
二、经济纠纷如何起诉解决
经济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起诉和受理
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因此,起诉才可能引起诉讼程序,使诉讼活动开始。起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诉权,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
2.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进行审理前的准备。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组成合议庭并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核对诉讼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3.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审判一般应当公开进行。审理过程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见;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4.判决和裁定
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判决一律公开宣告。
三、经济纠纷收到仲裁书不理怎样办
经济纠纷收到仲裁书不理可以通过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我国仲裁法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机构对于双方当事人提请仲裁的案件作出的裁决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都不得要求该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再次裁决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得向其他机关提出变更仲裁裁决的请求。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是,我国仲裁法还确立了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形下,有权依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依法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时,该仲裁裁决即丧失了相应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