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多少钱可以判三年到七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诈骗公私款项价值在三千元人民币以上,那么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可能被单处罚款等刑罚;若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三万元人民币以上,将不得不接受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的刑期,同时还需承担罚款的民事责任;如果涉案金额高达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那么将不得不面对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可能被判处罚款或没收个人财产。
那么何谓“诈骗罪”呢?它其实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地犯罪手段,使用欺骗手法,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的行为。
在这个罪名中,犯罪责任人必须有意为之,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主观意识上清楚认识到自己正在从事非法占有的活动。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案件被害人有判决书吗
在金融欺诈类、诈骗犯罪等经典刑事案例中,受害者透过提出民事赔偿请求的方式大致分为两个途径。
若刑事案情仍待判决,受害方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被告索要各类经济补偿与损失。
一旦经过法庭宣判,受害者便需另行发起民事诉讼,以此主张权利并寻找赔偿。
借助以上两种诉讼策略,受害群体可以获得完备的判决文书以及现实的赔偿款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全文80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