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机关受理侵占罪的流程是什么
在涉及到侵占犯罪行为时,公安机构的运作流程基本如下所示:
首先,应给予接纳受害者或知情人的报案之权力,让他们能够把相关的证据材料提交至公安机关;接着,公安机关将会对此类报案内容进行前期审核,以判断此种情况是否可以归结为侵占罪行,并且确认其是否具备管辖权;若经核实,案件满足立案的各项条件,公安机关便会正式启动立案程序,并向报案方发出立案决定书;随后,公安机关将展开深入的调查取证工作,包括对当事人和证人进行详细的询问,对现场进行搜查,以及对相关物证进行扣押等;待所有调查工作结束之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将案件移交检察院进行起诉,或者直接撤销案件;
最后,公安机关会将整个侦查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和结果,告知受害者和嫌疑人双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公安机关受理的侵占罪吗
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并未普遍地对侵占罪直接进行立案和侦查工作。相较之下,侵占罪普遍纳入自诉案件范畴,秉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所明确的规定,即仅需当事人提出控告,无需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即可直接由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决的案件。
同时,针对被告人有充足证据能够证明其行为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事件,也可以通过被害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来解决。若被害人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初步审查后,如公安机关认为该类案件应适用于自诉性质且被害人有确凿证据支持其主张,则会告知被害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侵占罪是由法院直接受理并进行审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公安机关受理侵占罪的流程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