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可能会面临的法律责任。如果肇事者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至2000元人民币的罚款作为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如果肇事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至2000元人民币的罚款作为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致死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167条规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属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其刑罚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员或者乘车人逃离现场,导致后续处理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现场,从而给受害人死亡或者受伤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对于肇事逃逸致死案件,根据刑法规定,致人死亡属于故意杀人罪,且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一旦被定罪,将面临严重的刑罚。
同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对肇事逃逸行为进行了规定,明确规定了驾驶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肇事逃逸致死行为在我国具有严重的法律风险,对于驾驶人员来说,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并通知相关部门,以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肇事逃逸行为在我国具有严重的法律风险。驾驶人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并通知相关部门,以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肇事逃逸致死案件,根据刑法规定,致人死亡属于故意杀人罪,将面临严重的刑罚。同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对肇事逃逸行为进行了规定,明确规定了驾驶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法律责任。因此,驾驶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交通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