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后遗症多久能起诉
在法律层面上,涉及到医疗事故的案件,其诉讼有效期长达三年。
若在这三年之内,患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维权的诉讼申请,有效期将自动终止。
在诉讼时效到期后,医疗机构有权对患者主张其不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进行抗辩。
但是,如果医疗机构自愿承担相应的义务,则不能以此为理由拒绝承担责任。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对于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满足严格的判断标准。
只有当医疗过失行为在造成实际损害结果中起主导作用,且患者自身存在一些健康问题时,才会被视为医疗过失行为。
同时,合理地评估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也是保障公正处理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
专家鉴定组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医疗过失行为在引发医疗事故中所占比例以及患者原有的健康状况等等,来准确地界定医疗过失行为所负的具体责任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医疗事故后遗症多久起诉
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定诉讼处理期限为三年,在此期间内,作为受害人的患者均有权提起诉讼。
对于处理医疗事故这一问题,若经过医疗机构、病人及家属各方的自我协商过程中,仍未能就医疗事故的确立(及其性质判断)以及处置方案达成共识,则应当委任当地医疗事故专业鉴定委员会进行专业评估与鉴定,完成此步骤后,交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酌情依法进行处理。
一般而言,司法机关受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往往会以“医疗侵权纠纷”这一分类进行诉讼并展开审理工作。
患方及家属在面临医疗纠纷之际,务必切记并充分利用法定的诉讼处理期限,如此既有助于有力地搜集相关证据,又能有效防止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导致自身失去维护合法权益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全文82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