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人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的区别和联系
私人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的区别:
1.主体不同:个人所有的主体是自然人个人,包括个体户和自然人,而私人所有的主体除自然人个人外,还包括私人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及法人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合伙企业等,其主体范围更广。
2.客体不同:个人所有的客体只包括生活资料,例如衣物、家具等,而私人所有的客体不仅包括生活资料,还包括生产资料,例如机器设备、厂房等。
联系是代表着不同主体的权益。
二、私人所有权的范围有什么
1.合法的收入。合法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经营收入等。所谓合法收入是指税后收入,即公民在依法纳税后净收入是合法收入。而税前收入中有一部分属于应该向国家交纳的税收,所以税前收入不能全部认定为私有财产。
2.房屋。房屋是指公民个人所有的房屋。
3.生活用品。生活用品是指直接用于个人生活的必需物品,这些物品大都是消耗品,但与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4.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生产工具、原材料等是个人进行生产或经营所必须的生产资料,直接为个人的合生产经营服务。
5.私人合法的储蓄。私人把节余资金以储蓄方式进行积累,是国家提倡的合法行为。
6.投资及其收益。我国允许公民的投资范围极广,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投资。
7.继承权。继承权是法律规定公民合法取得财产的一种途径。
8.其他合法权益。
三、私人所有权纠纷处理方法
私人所有权纠纷解决方式如下: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全文72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