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抢劫罪行案件中,财物如若最终得以归还,确实有可能对定罪量刑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犯罪行为就此消除或改变其犯罪性质。
按照相关司法规定,当罪犯在犯罪行为发生后主动将所掠取的财物归还给受害者,那么在量刑过程中,这一行为将会被视为减轻刑罚的重要参考因素。
然而,即便罪犯成功地归还了所抢夺的财物,他们的犯罪行为仍然触犯了国家法律,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全文36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