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的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依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农村养老模式,即个人养老主要依托在家庭或家族之上,这就是以个人的终生劳动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养老办法。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养老办法,人们基本上是活到老、干到老,只有在他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时才进入养老状态。其待遇水平完全依赖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
解放后,在农村集体化时期,我国农民的养老基本上采取了集体与家庭共担的方式。即农民将自己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交给集体之后,集体也就有向农民提供一定经济收入的义务。集体通过向老年农民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使老年农民从集体分得一份劳动成果,解决其基本生活。同时,其子女也对他负有直接的养老责任,即在老人失去劳动能力之后,对其进行供养。
全文34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