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理解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追究刑事责任意味着依法对那些触犯刑法的行为进行法律追诉。这一过程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等步骤,目的在于消除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2.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3.然而,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会导致刑事责任的追究,比如《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的免责情形。
4.这些免责条款为法律执行提供了灵活性,减少了对那些情节轻微或符合特定条件人群的刑事追究。
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刑事诉讼法》明确列出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六种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追诉时效已过、法令免除刑罚等。
2.这些规定确保了司法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对特定情形下的个体施加不必要的刑事制裁。
3.每种情形都配有相应的司法处理流程,确保了法律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得以体现。
三、司法处理的不同阶段
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事案件的不同处理阶段,如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法律机关都有明确的处理指南。
2.若发现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3.这一规定确保了在整个司法过程中,法律的适用都是高效和精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n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n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全文72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