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中的风险因素
时间:2023-02-26 14:20:15 297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2004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事件竟有7件是跨国并购交易,几年前在国际舞台上还是默默无闻的中国企业家突然发力,连续几个大的收购行动直指全球公司巨头。”在2005年“五一”黄金周前夕由商务部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举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论坛上,业内各方无不为中国企业近年来几项跨国并购案例感到振奋。

但与此同时,来自法律和金融界的专家纷纷提醒中国企业,审慎对待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陷阱。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起云涌

惠州发迹的TCL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终于有机会与世界品牌汤*逊联手;北京和上海的两家国有企业为收购韩国的**汽车争执不已;**集团奋斗20年更是将个人电脑的鼻祖IBM的资产收入囊中;而中国五矿集团也从容不迫地组织了收购军团欲动用近60亿美金现金收购世界矿业寡头等等,西方观察家惊异地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将其并购锋芒指向全球各个角落的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钢铁厂、发电公司以及各类消费品制造业。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累计将330亿美元投资在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470家公司中。UNCTAD最新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2003年,中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从1988年到1996年,跨国并购年均仅有2.61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并购额逐渐增加,2003年更是高达16.47亿美元。并购所涉及的资产交易额就最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个案判断,中国企业进行的几起较大的跨国并购,单个交易额就在10亿到20亿元人民币之间,即1亿至3亿美元之间。

尽管这些零星的并购在全球市场上尚是波澜不惊,但至少中国媒体和业界为之欢欣鼓舞激动不已。跨国并购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并购界振奋人心的话题。然而,2004年末中*油的巨额亏损和联-想对于IBM的PC部门整合前景不容乐观也使得业内关于中国公司海外发展思路和进行跨国并购的质疑不绝于耳:中国企业真的有资格进入跨国并购的奥运会吗?跨国并购的接轨将形成哪些冲突?

财务为本原则不能放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可能有占据市场分额、获取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国际化经营等多重目标,但一定要坚持财务为本的原则,把握财务风险。”**永道企业并购服务总监张*钧说,信息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很多并购交易当中或之后经常出现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投资回报预测假设条件存在缺陷、税收黑洞及其他未登记的风险、有形无形资产的定价、不正当的交易后规划等一系列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海外并购经验以及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企业并购 最新知识
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中的风险因素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中的风险因素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