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审程序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且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以及其他违反法定程序不宜在再审程序中直接作出实体处理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一、二审什么情况下再回重审
第二审发回重审制度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适用的程序,目的是通过二审裁判对可能存在瑕疵的一审裁决进行纠正,从而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它属于人民法院内部的一种监督与纠错机制,同时又是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机制。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大类情形下,二审法院可将案件发回重审:一是“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二是“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反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基本事实的认定是整个案件的核心,所以并非所有的事实都是基本事实,而是在民事法律关系及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民事权利义务等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事实。对严重违反发回重审的情形应当符合以下几点:一、应当与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反缺席判决的公正性有同样严重的法定情形。二、发回重审的目的,应当限定于维护当事人诉讼的辩护权和审级利益。
二、二审开庭后是否能发回重审
二审开庭后能发回重审。第二审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应按以下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第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重新判决,并在判决中阐明改判的根据和理由;
3、原判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由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4、发现一审法院有相关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三、地方二审什么情况下发回重审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调解不成时,发回重审;必须参加的当事人未参加诉讼,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一审判决不准离婚,上诉后,二审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的。
全文98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