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的普通民事诉讼程序
一般的普通民事诉讼程序有:
1.起诉
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3.立案审查
4.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交费后予以立案
5.起诉受理后
6.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7.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排期开庭
8.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9.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
10.合议庭宣判
11.自觉履行判决(不服判决结果的可提出上诉)
二、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
民事诉讼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民事诉讼的除斥期间
民事诉讼的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固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除斥期间为固定的不变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因而,权利人如欲保全自己的权利,就必须在除斥期间内行使权利,否则,该期间经过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本身便发生消灭。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6条规定:“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灭。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灭。”该条规定的期间即为除斥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二章 保险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六条 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n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全文84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