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纠纷中不能起诉的是哪些具体情况
1.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当事人应当提起行政诉讼,而不能提起民事诉讼。
2.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3.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除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外,当事人不得再次起诉,但可以依法申诉。
5.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该规定期限内不得起诉。
二、报警可以解决民事纠纷吗
民事纠纷可以报警,但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不会受理,建议通过协商解决。民事纠纷处理机制是指消除民事纠纷的环节、方法和制度。根据纠纷解决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从以下三种形式来探讨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1.自我救济包括自决和和解,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身权益;
2.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是一个只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机制;
3.公共救济公共救济是指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通过审判、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三、民事纠纷起诉流程
1.提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都是在向法院申请相关起诉时,必须需要填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出现在民事相关案件之中。双方只需要明确在进行争论和所求的是什么,然后向法院进行说明,法院会根据实际相关情形来进行相关的判决。判决完成之后,如有不服可以继续进行上诉。
全文93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