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
确认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4.管理缺陷。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二、安全事故等级分为哪些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怎样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采取抢救措施后,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修正):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n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全文95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