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我国基本法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在我国的法律渊源中,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根本法,也叫母法,是指我国的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如果任何法律与根本法和母法发生冲突,这些法律将成为无效的法律。第二层法律是根本法下的基本法。基本法是指效力仅次于母法的法律。
民事诉讼法是一项基本法,表明民事诉讼法的效力仅低于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第二级法律。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第一百五十六条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原审人民法院审理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对原审被告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全文58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