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意识或非故意状态下涉及到销赃行为的主体,通常不会被判定构成犯罪。
由于要确定成为销赃罪(此处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行为人是否有罪,必须考察其是否具有主观上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并对之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来掩饰、隐瞒这一事实的心理状态。
然而,若根据客观环境和相关因素,可以合理推断出当事人应当知晓其正在处理的财物属于赃物,那么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也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39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