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能向法院起诉吗
不构成医疗事故的纠纷也可以起诉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即使不构成医疗事故,只要符合上述起诉条件,患者或其家属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二、医疗纠纷免赔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2.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在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免责,仍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三、医疗事故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当以上五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构成医疗事故。在医疗纠纷中,患者或其家属需要了解这些构成要件,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文65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