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仲裁”为何门可罗雀?
时间:2023-06-07 18:03:35 347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上海电视台报道:刚推出不久的上海消费纠纷小额仲裁(纠纷金额5万元以下)在沪碰到尴尬,统计的结果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只受理了5件相关案件。与相关人士原先预想的结果大相径庭,真可谓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小额仲裁的优势不明显。原本有着准司法之称的小额仲裁的优势就在于程序简便快捷,可由于仲裁程序规定要有纠纷双方事先约定或事中同意,才能进入仲裁程序,且是一裁定局。可现有市场的消费,特别是小额消费行为,习惯上并没有事先约定的做法,所以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双方很难就仲裁事宜达成一致意见。这些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额仲裁简便快捷的优势的显现。

再有就是对一裁定局存在顾虑。应该说一裁定局的程序设计,是出于仲裁本身简便快捷上的考虑。但当小额仲裁处于开端阶段,而仲裁本身的公正性又没被社会公众充分认可的情况下,那这一裁定局的程序就会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程序上的束缚,就可能使纠纷双方都认为采用仲裁,会失去对自已有利的机会,在此情况下,人们也完全可能作出放弃仲裁的选择。

还有小额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的解决消费纠纷办法,虽然有着比司法程序简便快捷的优势,一裁定局也是此优势的体现。但从社会公众的心理上看,其公正性毕竟还没被社会所认可,而社会公众对结果公正的需求,一般来讲总是大于程序,尽管从法理上来讲二者互为保障缺一不可。

现在,也有上海各界人士对小额仲裁的尴尬局面开出各自的药方,例如:购物双方事先作出约定;或在购物发票作点简明的仲裁约定等。应该说如此做法会对小额仲裁的冷清有所改善,不过真如此的话,在程度的控制上就很难把握,因为一旦失度,就会对双方解决纠纷的选择权造成伤害,似乎在法理上也不可取,而且作为一种准司法程序也有主动揽客之嫌。

出现目前这种现象,固然仲裁部门要探索,但更多的还要有待整个法制环境与法律意识的改善。

全文75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知识
针对“小额仲裁”为何门可罗雀?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小额仲裁”为何门可罗雀?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