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有5点,分别是: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
3、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主张权利;
5、法律后果不同。诈骗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有犯罪事实;
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在管辖范围内。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有:
1、适用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且合同欺诈只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
2、主观故意不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财产为目的。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只将订立合同作为诈骗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产手段。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在许多情况下采取欺诈手段,不是为了欺骗和非法占有对方的财产。因此,与一般合同欺诈相比,合同欺诈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较高;
3、客观后果不同,如果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但骗取的财产未达到较大水平,则不以合同诈骗罪论处,而是以一般合同诈骗罪处理;
4、法律后果不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当作为无效合同处理。一般欺诈合同,除损害国家利益外,一般作为可撤销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