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与诈骗的区别如下: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答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通过签订,履行合同的方式实施诈骗,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就是欺骗,这种欺骗行为是实现非法占有目的的必要手段,没有这种欺骗行为则不能成立诈骗,可称为核心欺骗行为;
3、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的法律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的法律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主张权利;
5、法律后果不同,诈骗行为应受治安行政法或刑法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未达数额较大的,应受治安外罚,而通过民事欺诈方式获取财物数额再大,也不可能构成诈骗罪,通过民事欺诈方式订立可撤销合同或无效合同,产生撤销权,返还财产,赔偿捐失等民事上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好的消费欺诈行为。2、《刑法》对诈骗罪目的规定的很明确,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来说是行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做出任何劳务,即取得对方信任而非法占有财物。民事欺诈虽然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民事法律关系范围内,仍应由民事法律、政策来调整。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应由刑法来调整。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