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以后的处理如下:
1、依照法律对刑事被告人进行侦查、拘留、预审,执行逮捕,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现行的基本方法;
2、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3、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4、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刑事辩护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5、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6、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一、立案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下:
1、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断;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
3、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能立案。
二、起诉流程如下:
1、写好诉状,去当地法院立案;
2、立案后看自己的案子归哪个审判庭管,然后给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3、开庭,在法庭上各自陈述事实和理由;
4、法院经过审理后下达判决书让双方签字领取;
5、领取后15日内都没有上诉判决就生效;
6、判决书中会规定生效后几日内让被告支付欠款,如果到时候被告不支付的话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直到得到自己该得的款项。
综上所述,立案后下个程序应该是侦查。一般在刑事案件中会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阶段。立案一般是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根据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判定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依法决定是否要作为刑事案件。
立案以后对方会不会知道
立案以后对方会知道。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人、检举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全文92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