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庭宣判的一般多少天出判决书
法院裁决的时长由庭审和裁决书撰写两部分组成,其中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通常不宜超过六个月,复杂案例可延期至最多十二个月;而简易程序则为三个月左右。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若为当庭宣判,应于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如为定期宣判,应于宣判后立即送达。
案件复杂程度各异,故判决书下达时间亦有所差异,但通常情况下,庭审结束后的10-15个工作日内便能收到判决书,最迟也会在两个月内收到。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二、收到判决书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审判决下达后,自宣告送达之日起15天内为上诉期,逾期未上诉则视为判决生效。
依据判决内容可知被告支付款项时间,通常表述如下: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或者判决生效后N天之内支付金额XXX元。
若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且判决书明确规定了支付日期,则判决生效。
如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未能履行支付义务,可凭借判决书及判决生效证明文件向原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为判决生效之日起2年。
二审判决情况稍有差异,自二审宣判之日起即为生效之日。
凭一审与二审判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向原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为二审判决之日起2年。
全文71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