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机关。
虚假诉讼罪中的诉讼限定为民事诉讼,行为人向仲裁机构提起虚假仲裁的行为,不适用该罪规定。这里的民事诉讼,指的是完整的民事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程序。行为人除了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外,还可能利用伪造的判决书、公证文书、仲裁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在本质上也是对法院正常司法秩序的一种破坏,同样也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应当按照虚假诉讼行为论处。普通的诈骗罪由刑事侦查局管辖,而信用卡诈骗、合同诈骗等诈骗案由经侦部门管辖。
一、虚假行政诉讼后果有哪些
虚假行政诉讼后果有:
1、民事赔偿责任。虚假诉讼对案件外的第三人构成侵权,因此受害者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
2、行政责任。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参与虚假诉讼的,应当依照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标准和法官行为准则严格处理;
3、经济责任。对于虚假诉讼参与者,法院可以对其进行罚款;
4、列入信用调查黑名单。虚假诉讼参与者列入不诚实人员名单,使其在社会生活中难以行动;
5、虚假刑事责任诉讼涉及的罪名包括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伪造、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劫、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伪造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居民身份证、伪造、拒不执行、欺诈、裁定罪、贪污罪等罪名。诈骗罪最高量刑可判处无期徒刑。
二、虚假诉讼是指什么
我国刑法对虚假诉讼罪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虚假诉讼罪一般是指,行为人通过捏造的事实等手段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虚假诉讼罪不仅存在个人犯罪,还会存在单位犯罪的情况;触犯该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被单处罚金。
全文77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