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盗墓行为涉及盗窃罪和盗掘古墓葬罪。盗墓罪没有明确列出,盗掘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等特别严重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盗墓行为涉及盗窃罪和盗掘古墓葬罪。然而,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盗墓罪这一罪名。
盗窃普通坟墓,盗窃财物金额达到立案标准的,涉嫌盗窃罪。盗窃金额各省市有权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自行出台地方法律进行规定。
盗掘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等特别严重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怎么判断盗墓罪?
盗墓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进入、挖掘、破坏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行为。判断盗墓罪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是否具有破坏性。
首先,盗墓罪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无知,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那么不构成盗墓罪。
其次,盗墓罪必须具有破坏性。如果行为人只是将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物品带出原地,而没有对它们进行破坏,那么也不构成盗墓罪。
综上所述,判断盗墓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是否具有破坏性。如果行为人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就构成了盗墓罪。
盗墓行为涉及盗窃罪和盗掘古墓葬罪,但盗墓罪并未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判断盗墓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是否具有破坏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构成盗墓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