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
时间:2023-04-23 17:40:20 99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目前我国保险产业正处于开发和深化的高增长阶段。2001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为2109亿元。从1997年至2001期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7%—8%的经济增长率。同一期间,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量也从1725亿元增长到4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将近28%。保险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在市场扩容和机构投资理念形成等方面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人寿和财产保险基金占GDP的比例达到90%—150%,形成了一笔巨大的社会长期储蓄资金。这些保险资金中,约有20%~40%的比例投资于股票和共同基金。因而,在90年代以来,美国的证券市场出现了被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所主导的局面。这些机构投资者不仅推动了证券市场扩容,而且还在证券市场中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司治理运动,促使证券市场不断地提高效率。保险行业近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关注的焦点有三方面,一是对开放商业保险资金直接人市的讨论,二是保险企业在排队申请发行新股成为上市公司,三是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界掀起了一股中外合资潮。我国从1999年10月起,允许保险资金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市,入市比例的高限为总资产的15%。据有关估测,目前已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保险资金已超过200亿元。如果按照2001年4591亿元保险总资产为基数估算,潜在可入市资金将近700亿元。目前业界对开放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呼声也很高。在社保基金方面,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社保基金的40%直接进入股市。目前,社保基金规模超过800亿元,这样潜在可入市资金可达320亿元。为了更好地把握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我国保险业增长的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目前市场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我国保险业未来增长的价值驱动因素国内保险业的未来增长空间有多大?一般可以用保险深度(年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来估测。据有关统计资料,2001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为2.2%,远低于国际平均值7%,我国的保险密度为人均169元,远低于国际平均值360美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保险市场还远未达到成熟。可以乐观地看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保险行业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我国的保险产业的高速增长体现在市场广度和市场深度的形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保险行业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子市场将被开发出来,形成市场的广度。另一方面,单一子市场的容量也在快速地扩大,形成市场的深度。表1为2000年我国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结构。人寿保险和财产责任保险分别占总保费的62%和38%。在人寿保险中,寿险的比例占到了89%,健康和意外险两者之和占的比例为11%。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人寿保险业的价值驱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随着人的经济价值(取决于人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人寿、健康和意外险的需求将增加。二是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将对人寿保险,特别是退休年金产品形成很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正处于改革之中,改革的目标基本上采用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目前我国人寿保险中,基本还看不到什么年金产品,但是,随着养老金制度改革进程的深入,根据国外的经验,这种需求将迅速上升,人寿保险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表12000年国内保费收入结构保费收入(亿元)比例总保费收入1598100%人寿保险99062%其中: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88228BO财产和责任险60838%其中: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险其它险种373118177(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财产和责任保险中,机动车辆险占据了61%的份额。其次是企业财产险,为19%。其它财产责任险的总和约占了其余的19%。目前,我国个人汽车拥有量还不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个人汽车的保有量还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将推动机动车辆险的增长。在企业财产方面,随着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将会大大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和企业财产的增长将共同推动企业财产险需求的增长。其它财产险种中值得一提的是个人财产险。1998年以来,我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住房已经正式成了商品。城镇居民的巨大的商品房需求将推动房屋财产险和购房贷款险需求的增长。除此之外的运输险、船舶险、信用险,以及职业责任险等的市场需求都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增长。我国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容是推动我国保险产业未来增长的两个车轮,这是我国保险业的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是行业内部重新洗牌的机会较多,有利于包括中小保险企业在内的各个层次保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重新定位和发展的机会。目前,国内有5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超过30家。从市场份额和经营历史角度,我们可以把这50多家保险公司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大型航母型国有保险龙头企业,国有中保集团下属的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分别占据了41%和23%的市场份额。它们的年均保费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和3%,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和8.8%(见表2)。表22000年国内主要保险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净保费收入(万元)市场份额保费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中国人寿649010741%8%13.2%中国人保368030023%3%8.8%平安保险253150016%22%22.3%太平洋保险14831309.3%23%8.5%新华人寿1498000.9%42%O.27%华泰财产486000.3%7%6%大众保险257570.2%26%6.5%(数据来源:计算整理自2001年《中国保险年鉴》)第二梯队为全国性经营的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它们各自占据了16%和9.3%的市场份额。它们的保费收入增长率很高,分别为22%和23%。平安保险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很高,达到22.3%,太平洋保险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些,为8.5%(见表2)。第三梯队为1995—1996年成立的股份制保险企业,其中代表性企业有新华人寿、华泰财产和大众保险。它们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各自的市场份额低于1%。它们有着较高的保费增长率(7%—42%)。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在O.27%~6.5%之间(见表2)。第四梯队为1992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驻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正在组建的合资保险企业、中资保险企业。这些保险企业目前普遍处于经营起步阶段。除了1992年在上海成立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的个人寿险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外,其余机构在市场份额方面还比较小。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单独市场份额低于1%,总体市场份额不到5%。

全文2.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0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竞争 最新知识
针对我国保险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我国保险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