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理医疗纠纷的步骤与方法有哪些
处理医疗纠纷的步骤与方法有:
1.医护人员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解释无效的,应及早上报医务部;
3.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调解;
4.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5.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
在处理医疗纠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同情理解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
对每一例投诉都要认真对待,根据投诉情况及时到相关科室及当事人处了解情况,调阅病历,必要时可召开有关专家讨论会,力求对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弄清楚,找准问题的根源,准备好答复意见。
2.主动通气的原则;
把问题搞清楚后,主动约请投诉者,将调查结果向其通报,同时请相关专家教授向其解释有关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若属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方面的问题,当事人要当面向投诉者道歉。
3.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鉴定原则和法院判定原则;
对那些经协商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召开相关专业的专家讨论鉴定。若患者对该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鉴定意见持有异议,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申请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重新鉴定或投诉当地人民法院,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三、医疗纠纷该找什么部门
医疗纠纷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医疗民事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是民法的调整范畴。根据“私法自治”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国家不予干预,因此,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全文88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