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信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可以记录我们个人信息的电子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记录个人信息时,一定要确保其合法、正当、必要基础上的知情同意。
可以用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个人信息,能识别出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以及行踪信息等。处理个人信息原则是合法、正当、必要基础上的知情同意。
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是什么?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存储、传输、加工、处理的数据,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尊严。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一些原则,其中包括尊重个人权利、保护个人隐私、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得过度收集、使用、公开披露个人信息、尊重个人自主选择、不滥用个人信息以及符合法律法规等。同时,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
个人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基础上的知情同意原则,同时应当尊重个人权利、保护个人隐私、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不滥用个人信息以及符合法律法规等。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全文71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